盆腔复健学、盆腔复健医学、盆腔复健医学补遗、盆腔复健学175问

从临床灵感到梦想的逐光之路

      咏盆腔复健学创立 

医海茫茫谬说多,转向健康正道歌。

龙筋凤脉融新悟,盆腔复健济沉疴。

在浩瀚的医学典籍知识海洋中,充斥着大量无用的理论和无效的方法,更有甚者,其带来的副作用与后遗症令人不寒而栗。这也正是为何很多疾病越治,问题反而愈发复杂棘手。为此,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早已倡导 “从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”。白福光会长借鉴《龙筋凤脉骨穴卷》思想,毅然退出骨伤外科,将研究重心从治病转向健康本质,开辟新路径,创立健康学奠基之作《盆腔复健学》—— 该书揭示,常见的形体问题、脊骨痛症、两性困扰、产后不适及不明躯体症状背后,多潜藏着侵蚀健康的慢性疾患,并给出了有效的辨证、预防与调治方案。

这一探索始于 2009 年冬:时任深圳某医院骨伤疼痛科医生的白福光,为一位膝关节痛伴体虚的老年患者施治时,依中医整体观在骨穴施以补益针法。一个疗程后,患者不仅膝痛消失,十年漏尿也显著改善。案例传开后,大量女性患者慕名而来,疼痛科渐转型为慢性病科。

这次经历引发白福光深度思考。在反复求索中,他依托十年医学积淀,结合古医经典 “龙筋凤脉诀”、“骨穴秘要” 、“气血筋 E ”等思路,聚焦慢性病防治,确立以盆腔系统为总纲的广义盆腔复健理念。2010 年起,他系统整理临床案例,2018 年着手撰写《盆腔复健学》五阶教程,后又完成《盆腔复健医学》《盆腔复健医学补遗》及收录 175 个关键问题的答疑著作《盆腔复健学 175 问》,凝聚了他在该领域的全部临床经验与思想精华。

从临床偶遇到体系构建,白福光以数十年深耕奠定盆腔复健学基础。这一学科不仅是健康学的重要突破,更为受慢性脊柱、形体、两性、产后等问题困扰的人群带来新希望。若您致力于健康事业,可关注此号,相关知识将陆续分享给各位从业者。

盆腔复健小.jpg

上一条:凤脉通阳术 下一条:白福光会长:25 年深耕,开创盆腔复健学新范式
分享到: